
愛好登山活動人數逐年增多,然而卻常見山難新聞提到:資深山友疑似因高山症罹難……,高山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
高山症的成因與分類
海拔高度上升,空氣會變得稀薄,身體適應不良、組織過度缺氧就會造成高山症。
尤其爬山的高度越高(海拔大於2500公尺)、爬升的速度越快(每天爬升大於400公尺)、個人體質狀況不良(年齡、患有心肺疾病等)越容易發生高山症。

高山症醫學上稱為「高海拔疾病」,依據症狀以及嚴重度可以分為:
- 急性高山症(Acute Mountain Sickness):
包含頭痛、頭暈、失眠、臉部/手腳水腫(可能伴隨刺痛感)、噁心嘔吐、沒有食慾、虛弱等症狀。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頭痛,若發生嘔吐症狀代表高山症正在惡化。
- 高海拔腦水腫(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):
少數個案會惡化為高海拔腦水腫,症狀包括步態不穩、意識不清、甚至昏迷。
出現步態不穩症狀時,若沒有妥善治療或及時降低高度,可能於24小時內導致死亡。
- 高海拔肺水腫(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):
症狀包括咳嗽、胸悶、呼吸心跳加快、休息時仍覺得呼吸困難,嚴重者會出現咳血、臉部/嘴唇/四肢因為缺氧而變成紫色。高海拔肺水腫致死率最高,必須立刻治療與降低高度。
四種常見的高山症預防用藥:
Acetazolamide, Dexamethasone,
Nifedipine, Phosphodiesterase-5 inhibitors
- Acetazolamide : 利尿劑,是最常使用於預防高山症的藥物。
例如:丹木斯(Diamox)。
使用劑量:口服125mg,一天兩次(體重大於100公斤者,口服250mg,一天兩次)
高度上升前24小時開始服用Acetazolamide,直到扺達最大高度後48小時後停藥。
副作用:噁心、嘔吐、感覺異常等。
必須特別注意:對磺胺類藥物過敏、蠶豆症、孕婦等不可使用此藥物。
- Dexamethasone : 類固醇,無法使用Acetazolamide時的替代選項。
使用劑量:每12小時口服4mg,或每6小時口服2mg。
因為預防以及治療效果不錯,常在極高海拔「登頂日」使用,如攀爬吉力馬札羅山(Kilimanjaro, 5895公尺) 或是阿空加瓜山(Aconcagua, 6961公尺)等高峰。
類固醇於爬升的過程中停藥可能會導致高山症迅速發生,建議使用前和醫師討論。

- Nifedipine : 降血壓藥,用於預防或治療高海拔肺水腫。
使用劑量:每12小時口服30mg長效劑型,或每8小時口服20mg長效劑型。
副作用:頭痛、水腫,有造成血壓過低的風險。
- Phosphodiesterase-5 inhibitors : 壯陽藥,用於預防或治療高海拔肺水腫。
例如: 犀利士、佳倍壯(Tadalafil) ;威爾剛、永立(Sildenafil)。
使用劑量:Tadalafil口服 10mg,一天兩次;或每8小時口服50mg的Sildenafil。
副作用:頭痛、鼻塞、脹氣、肌肉痠痛。
此類藥物僅對肺部動脈降低血管阻力,因此可以預防或治療高海拔肺水腫,
也比較不會出現血壓過低等全身性的副作用。如果天氣不好遇到封山,還可以和愛人浪漫地雲雨巫山(開玩笑)>///<
提醒各位山友:
藥物使用方式依個人狀況有所不同,用藥前建議和醫師討論。
若身體出現不舒服的症狀,應停止爬升高度;若症狀無法改善,必須立刻下降高度。
祝各位山友都能平安健康登頂,也非常歡迎您分享精彩的登山故事喔!